郾城区:大力推广玉米等行距播种技术

作者:郾城区农机局 作者: 刘黎 李猷 本站发布时间:2012年06月11日

    漯河地区玉米种植习惯是采用“宽窄行种植模式”,这种种植模式不利于大型玉米收获机作业,在“宽窄行”玉米地里机械化收获时,玉米掉穗率,籽粒的破损率都比较高,并且机械收获效率低,老百姓都不愿意使用机械收获。因此农艺与农机的不适应,已成为阻碍该区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主要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郾城区今夏提前动手,从玉米种植这一重要环节入手,大力推广与机械化收获相适应的玉米等行距种植这一新技术。 

    一、争取领导重视。农机局领导积极向区委、区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市政府关于对该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目标任务,区委、区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,制定了相关政策,并得到了区府领导的大力支持,为大力推广玉米等行距种植,发展该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创造了良好局面。 

    二、依托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区建设,郾城区农机局在全区每个乡镇都建立至少一个“千亩示范园区”,在示范园区内鼓励农户采用玉米等行距种植,抓好玉米生产的第一步,为大型机械化收获准备条件。通过“示范园区”的示范带动作用使玉米等行距播种成片连方,加快该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。 

    三、抓好政策扶持。“欲先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为抓好玉米等行距种植的推广工作,区农机局首先将玉米等行距播种机列为优先补贴机具,三夏前重点推广了“等行距播种机”,全区玉米等行距播种机保有量达到1056台,从机具装备上保障玉米等行距种植的实施。 

    为保证玉米等行距种植的顺利开展。首先印制了2万份的技术宣传资料。明确了玉米等行距种植的技术标准,要求玉米种植行距达到60cm—70cm,株距25cm—30cm,亩粒数在3800—4400颗之间,并将这些技术资料宣传全区各乡镇各行政村,做到家喻户晓。其次抓好机手的技术培训工作,对全区等行距播种机手进行了集中培训,提高机手的操作水平,从而保证播种质量。三是抽调技术人员,组建3个“农机服务队”分赴全区各个乡镇,帮助农机手调试维修播种机,促进等行距播种的大面积实施。 来自 郾城区农机局 作者: 刘黎 李猷

新闻来源地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