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利用秸秆反应堆技术,3年后基本不需要再使用农药、化肥,蔬菜上市时间可提前,亩可增产30%
本报讯 文登市宋村镇在大棚蔬菜种植中推广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,即用秸秆铺沟,增强土壤肥力,蔬菜上市时间可提前15至20天,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。
7月10日上午,在宋村镇硝滩二村的蔬菜大棚内,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的技术专家正在指导菜农用开沟机挖沟、用麸皮拌菌种、往沟中放小麦秸秆。“听起来复杂,做起来却很简单。大家只要挖20厘米深、70厘米宽的地沟,铺上30厘米厚的秸秆,再均匀地撒上一层专用菌剂,培土后就可以在上面种瓜果蔬菜了。”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工作人员李淑鹏介绍说。
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有效的秸秆生物群,在专用菌剂的作用下,促进秸秆很快发酵,释放速效养分,产生大量二氧化碳,同时产生作物所需要的热量、有机质和无机养分,能改良土壤,增强土壤肥力,提高果蔬的产量和品质。在蔬菜大棚种植中,还可有效增加地温。秸秆反应堆产生的气体,不仅能控制病虫害发生,还可以提高瓜果产量。
据了解,用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后,第一年可减少50%的化肥投入,第二年可减少80%的化肥投入,三年后将基本不再需要使用农药、化肥,而蔬菜平均每亩可增产30%以上。该技术还可将大棚蔬菜的上市时间提前15至20天。宋村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镇将在硝滩二村的10个大棚中率先推广该技术,面积约10亩。为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、发展生态农业和破解农村“三大堆”难题,他们将在全镇启动秸秆反应堆工程。10月底前,全镇将有160亩大棚蔬菜用上反应堆技术。 (王波)